深秋落叶黄,霜降养生忙。
今天是2025年10月23日,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霜降。霜降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,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。此时气温逐渐降低,早晚寒意袭人,空气湿度减小,干燥感愈发明显。
这种气候转变对人体机能产生多方面影响,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。
01、气候特点与人体变化
霜降时节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不仅带来体感上的变化,更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身体。随着霜降到来,气温逐渐降低,尤其是早晚时分,寒意袭人。
这种温度变化对人体机能产生多方面影响,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。同时,空气湿度的降低容易导致皮肤、口鼻干燥等问题。
日照时间减少也是霜降后的明显变化。白天变短,夜晚变长,不仅影响人们的作息时间,也减少了自然光线的照射,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。
从中医视角看,霜降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期。人体需要适应这种自然界的节奏变化,将夏季向外发散的气机逐渐收敛,为冬季的“封藏”打下基础。
02、霜降时节高发健康问题
在季节转换的关口,一些健康问题尤为突出。呼吸系统疾病首当其冲。气温下降会导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,局部免疫力下降,容易引起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疾病。
心脑血管疾病在霜降后也进入高发期。低温环境使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心脏负荷加重,易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。据统计,约70%的中老年人中风发生在秋季。
关节疼痛也是常见问题。天气转冷,关节部位血液循环减慢,滑液分泌减少,会导致关节僵硬和疼痛。
同时,消化系统疾病风险增加。气温降低,胃肠道蠕动减慢,消化液分泌减少,容易引发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此外,季节变换还可能影响情绪,导致情绪低落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03、霜降饮食养生原则
面对这些健康挑战,合理的饮食调整是关键。霜降饮食养生应遵循“润燥、固表、益气”的原则。
滋阴润燥是霜降时节的重点。气候干燥,应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,如百合、雪梨、银耳、蜂蜜等。这些食物不仅能润肺止咳,还能滋养皮肤,缓解干燥。
民间素有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。霜降时天气明显转凉,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,机体代谢增强,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,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,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。
在饮食上,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,尤其是凉拌菜。可以多吃一些润燥、温润的食物,例如,用梨、萝卜、陈皮和生姜一起煮水,可以温润和胃,润肺化燥。
适当摄入一些具有益气固表作用的食物,如山药、红枣、黄芪等也很重要。这些食物能增强身体免疫力,提高机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。
04、实用养生食谱推荐
以下几款养生食谱适合霜降时节食用:
百合雪梨汤是将百合和雪梨洗净切片,加入适量清水炖煮。此汤具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润燥的功效,适合秋季干燥时节饮用。
红枣山药粥是将红枣和山药洗净切片,与大米一同煮粥。此粥能益气养血、健脾养胃,适合体质虚弱、脾胃运化不佳的人群食用。
板栗炖鸡是将板栗去壳后与鸡肉一同炖煮。板栗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,鸡肉则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。这道菜既美味又营养,适合霜降时节进补。
还有黑芝麻糊,将黑芝麻炒香后磨成粉,加入适量清水或牛奶煮成糊。黑芝麻具有滋补肝肾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适合秋冬季节食用。
05、特殊人群的健康防护
在霜降时节,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更加注重健康防护。
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机能下降,抵抗力减弱,需要补充营养品或保健品增强体质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秋季中风高发。
儿童,特别是婴幼儿,在秋冬季节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。如果孩子得了支气管肺炎,多数情况下会发烧,并伴有频繁咳嗽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
慢性病患者(如慢阻肺患者)在气温逐渐下降时,更应注意防护,病情容易在此期间复发或加重。
对于病后康复期患者,身体处于恢复阶段,需要适当的营养辅助恢复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特殊生理时期也需遵医嘱补充额外的营养,以确保母婴健康。
06、生活起居全方位调节
除了饮食调养,霜降时节的生活起居也需相应调整。注意保暖,尤其是不宜再“秋冻”。随着霜降后气温的进一步降低,要注意保暖,注意室内外温差和早晚温差,适时增添衣物。
在作息上,要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规律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维持。
适度锻炼同样重要。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,可以到户外进行散步、慢跑等运动。
在天气转凉时,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和围巾,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。室内应保持温暖但不过度闷热,并适当通风。
此外,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。秋季气温下降,花木凋零,草枯叶落,往往使人产生忧郁、悲愁的情绪。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,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界发生的变化,或外出秋游、登高赏景,令人心旷神怡,或静练气功、收敛心神,保持内心宁静。
俗话说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。作为秋冬之交的重要节点,霜降时节的保养尤为关键。正如中医所强调的,人体这个“小宇宙”,要顺应大自然这个“大宇宙”的节奏运行。
从日常饮食的调整到作息的规律,再到情志的调养,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为健康过冬埋下的伏笔。
当我们顺应自然规律,在季节转换之际给予身体恰当的呵护,健康便会与我们长相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