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养生推荐:秋分过后的养生之道

发表于 2025-09-25 20:26 发布者:程三金 评论:0 浏览:15
秋分时节,昼夜均等,寒暑平衡,养生也应从“消暑”转向“防燥防寒”,重在滋阴润燥、养护阳气,为冬季储备能量。
秋分养生核心:顺应“收敛、平衡”之道
秋分时节,昼夜均等,寒暑平衡,养生也应从“消暑”转向“防燥防寒”,重在滋阴润燥、养护阳气,为冬季储备能量。
四大养生要点,助您安然度秋
一、起居:顺应天时,保暖防寒
早卧早起: 遵循《黄帝内经》智慧,晚10点前入睡助阳气收敛,早6-7点起床使肺气得以舒展。午后小憩20-30分钟可缓解秋乏。
科学“秋冻”: 原则是“早晚添衣,午间减衣”,尤其要保护好腹部、背部和脚部,避免寒邪从这些部位侵入。
二、饮食:少辛增酸,滋阴润肺
核心原则: “少辛增酸”。减少葱、姜、辣椒等辛散之物,多吃葡萄、石榴等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。
首选食材: 多吃“白色食物”如梨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,能有效生津润燥。
饮食有节: 秋季食欲旺盛,需践行“早餐好、午餐饱、晚餐少”,增加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奶)和高纤维食物(南瓜、红薯)的摄入,避免积食。

三、运动:动静结合,不宜大汗

最佳选择: 慢跑、爬山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和缓运动。晨起做呼吸操可增强肺功能。
关键要点: 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,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。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开始锻炼。
四、情志:安宁恬淡,对抗“悲秋”
多晒太阳: 阳光有助于提升血清素水平,是改善“悲秋”情绪最自然有效的方法。
丰富生活: 积极社交、培养兴趣(读书、绘画),或采用色彩疗法,穿着明亮衣物,都有助于保持内心平静愉悦。
总结
您提供的这些建议非常贴近生活,易于实践。在这个阴阳平衡的关键时节,通过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情志方面的综合调摄,正是体现了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智慧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季节同频共振,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。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