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丨2025年秋末养生指南:防寒润燥,静待冬藏
2025年10月23日,太阳行至黄经210度,霜降如期而至。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转折点。此时寒气渐侵,草木凝霜,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,人体易受“寒燥”双重侵袭。顺应天时,养生当以“防寒润燥,滋阴温阳”为核心,为迎接寒冬积蓄能量。
一、起居养生:重保暖,防秋燥
保暖避寒,护住关键部位
霜降后早晚寒气刺骨,尤其需注意肩颈、腰腹和足部保暖。可适时增添高领衣物、穿长袜避免脚踝受凉,睡前用40℃左右温水泡脚,加入艾叶或生姜,促进血液循环,驱散寒湿。
早睡早起,避晨露寒气
秋冬之交阳气内收,宜早睡以养阴精,早起以舒肺气。建议22:30前入睡,6:30-7:00起床,避开清晨霜露浓重时段外出,以免寒邪入侵引发关节痛或感冒。
保湿防燥,润肺为先
室内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,保持50%-60%的湿度。多吃银耳、百合、杏仁、蜂蜜等润肺食物,少吃辛辣烧烤,避免加重秋燥引发的咽干、皮肤干痒等问题。
二、饮食调养:滋阴温阳,平补为宜
食疗防寒:温补而不燥
霜降宜平补,可适量食用牛肉、鸡肉、板栗、山药等温性食物,搭配萝卜、白菜等清润蔬菜平衡。推荐食谱:山药红枣鸡汤(健脾暖胃)、百合雪梨汤(润肺止咳)。
忌盲目“贴秋膘”
现代人营养普遍过剩,霜降进补需因人而异。体质湿热者应避免过度食用羊肉、辛辣火锅,可改用茯苓、薏米等利湿食材。阴虚人群可适量添加枸杞、麦冬滋阴。
时令水果巧选择
柚子、柿子、石榴是霜降佳果,但柿子性寒,每日不超过1个;柚子可化痰解郁,适合情绪易波动者。老年人及脾胃虚寒者可将水果蒸熟食用,减少刺激。
三、运动调养:动静结合,忌大汗淋漓
温和运动为主
霜降后运动不宜过量,避免耗伤阳气。推荐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等中低强度运动,时间控制在30-40分钟,以微微出汗为宜。晨练最好待日出后,避开寒露冷风。
室内拉伸防久坐
秋冬久坐易气血凝滞,可每隔1小时做5分钟伸展运动,如抬头扩胸、转动脚踝,促进气血流通。晚间可用掌心按摩腰部肾俞穴,固护阳气。
四、情志养生:敛神静心,防“悲秋”
草木凋零易引发忧郁情绪,此时需主动调节情志:
多晒太阳,尤其在上午10点前,帮助生成维生素D,舒缓情绪;
参与温和社交,如茶会、书法等静心活动;
睡前听舒缓音乐,避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质量。
结语
2025年霜降,是收敛与储备的关键节点。顺应“秋收冬藏”之道,通过起居、饮食、运动的精细调整,方能筑牢健康根基,平稳过渡至冬季。唯有内外兼修,方能在寒霜笼罩的时节,守护身心俱暖的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