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至,阴阳半:顺应天时的秋季平衡养生指南

发表于 2025-09-26 21:22 发布者:57兔兔网 评论:0 浏览:49
一幅充满秋日意境的画面,背景是泛黄的银杏叶与远山,中间一位身着舒适衣物的人物正在树下静坐或慢走,体现安宁、和谐的秋日养生主题。
秋分养生,重在“收敛”与“平衡”
当阳气逐渐收敛,阴气开始占主导,养生之道也应紧扣“收”字核心,旨在固护阳气,避免无谓耗散。
一、 衣着智慧:秋冻有度,保暖适时
天气转凉,适时添衣是基础。但“秋冻”亦是此季养生智慧——不宜过早穿戴过厚,以免身热汗出,反伤阴液。健康人群可适当接受凉爽刺激,助身体提升耐寒能力。然体质偏弱、易感人群则需以保暖为先,切忌盲目“秋冻”,以免适得其反。
二、 饮食法则:温润防燥,少辛多酸
秋燥是此时主气,且多为“凉燥”。饮食应遵循“燥则润之”原则,并减少葱、姜等辛散之物。宜多食具温润滋养之品,如蜂蜜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梨子、柿子、百合、银耳等。酸味食品如葡萄、石榴、苹果等可助收敛肺气,亦为佳选。饮水宜温,且应少量多次,常饮为上。
三、 情志调摄:安定心神,远离悲秋
秋风萧瑟,易引愁绪。中医认为“悲忧伤肺”,因此需主动调适情绪,保持心态乐观。建议多参与户外活动,发展兴趣爱好,避免陷入低沉情绪,以豁达心胸迎接季节转换。
四、 起居安排:早卧早起,顺应阳收
“秋乏”是身体顺应阳气内收的自然反应。此时应调整作息,早睡以顺应阴精收藏,早起以舒达阳气。合理安排休息,避免熬夜,尤忌过度劳累,方合秋季养收之道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心脏不适的人群晨起不宜过早、过急。

五、 运动选择:动静结合,不宜过汗

秋高气爽,适宜登山、慢跑、太极、八段锦等和缓运动,以微汗为度,避免大汗淋漓而耗气。可配合静坐、呼吸导引等“静功”,达到动静相宜、形神共养的效果。
六、 疾病预防:警惕旧疾,防范加重
秋季气候多变,易引发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胃溃疡等旧病复发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监测,防患于未然。
秋分养生,切记“四忌”
忌熬夜耗神:尽量在晚11点前入睡,可适当午休片刻,但不宜过久。
忌带忧入眠:睡前忌思虑过度,可通过听音乐、泡脚等方式放松身心,尤其应远离手机,营造宁静的入睡环境。
忌盲目秋冻:保暖需根据实际气温灵活调整,体弱及老年人早晚应及时添衣,避免受凉。
忌午后暴晒:避开中午强烈日照,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适度晒太阳,以背为佳,有益健康。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