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项寻风池
位置:后颈发际线上方,两侧凹陷中
风池穴自古便是舒缓头颈的关键。《针灸大成》载其“主中风偏枯,头痛项强”。长时间用眼后,以拇指按压此穴3分钟,能迅速缓解头晕、眼疲劳,让人神清气爽。适合作为工作间隙的“充电”动作。
面口合谷收
位置:手背虎口处,第一、二掌骨间
合谷穴堪称面部问题的“应急钥匙”,《针灸甲乙经》记其主治齿痛、面肿。牙痛或晨起面部浮肿时,按压对侧合谷穴5分钟,即有舒缓之效。左脸不适按右手,右脸不适按左手,效果更佳。
肚腹三里留
位置:膝下外侧凹陷下四指宽处
足三里是调理脾胃的要穴,《针灸资生经》言其可治“胃中寒,食不化”。餐后按压促消化,常灸可增强脾胃功能。每日坚持按压5分钟,有助于改善腹胀、食欲不振等常见问题。
腰背委中求
《黄帝内经》明载:“委中主腰脊痛。”此穴尤其适合久坐人群,以指关节按压并配合深呼吸,能快速缓解腰背酸痛。按压时身体放松,效果更显著。
心胸取内关
位置:腕横纹上三指,两筋之间
内关是安神定志的重要穴位,《针灸大全》称其主“心痛、心烦、惊悸”。紧张焦虑时轻压5分钟,有助于平稳心跳、放松情绪,适合高压工作或重要场合前使用。
睡宁按神门
神门穴是安眠助睡的关键,《针灸聚英》记载其主治“心烦、失眠”。睡前轻柔按压10分钟,配合深长呼吸,能帮助入睡、提升睡眠质量。连续坚持一周,可见明显改善。
这六穴,如六把身体自愈的钥匙,简单、安全、易操作,不受时间场地限制。它们承载的不仅是中医的千年智慧,更是一种温和而长效的养生方式。
养生之路,贵在坚持。不妨将这首顺口溜存记于心,融入日常。起初或需刻意,但当你真切体会到身体的变化,自会明白——每日几分钟的自愈练习,是对健康最值得的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