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是什么?古法治标又治本
艾灸同其他经络疗法一样起源于砭石疗法,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。艾灸具有效果显著、简便易行、经济实用的优点。
艾灸,是通过燃烧艾草(艾条、艾柱等)刺激人体穴位,借助经络传导来调理身体的传统疗法。它和针刺的“精准点穴”不同,作用的是一个区域而非某一个点,对养生新手特别友好。艾草本身性温,燃烧时的热力能渗透肌肤,帮我们把体内的“寒”“堵”慢慢疏通开,从根源上调理身体。
当代人这些“小毛病”,艾灸能帮衬
- 久坐族的颈腰酸痛:每天对着电脑、低头刷手机,颈肩腰像“生锈”一般僵硬。试试艾灸大椎穴(颈部最高点)、腰阳关穴(腰部正中),每次15分钟,能让僵硬的肌肉慢慢“解冻”。
- 经常熬夜、脾胃虚弱:吃点凉的就胃疼、稍微吃多几口就消化不良,不妨灸一灸足三里(外膝眼下3寸,用自己中指长度大概量一量就找得到)。坚持一段时间,脾胃的“动力”会明显足很多。
- 上班族压力大、容易被失眠困扰:睡前艾灸神门穴(手腕内侧)、涌泉穴(脚底),温温的热力能帮你舒缓神经,跟彻夜难眠说再见。
居家艾灸,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
- 悬灸/艾灸盒法:新手首选!把艾条点着,悬在穴位上方2-3厘米(感觉温热但不烫为准);或者选择合适的艾灸盒固定在穴位上,比如灸颈椎、腰部时,一边追剧一边做,轻松又方便。
- 隔姜灸法:对付脾胃虚寒尤其给力。切一片3毫米厚的姜片,扎几个小孔,将艾塔放在上面点燃,贴在中脘穴(肚脐上方)上。姜的辛温+艾草的热力,双重滋养脾胃,怕冷、消化差的朋友可以试试。
艾灸小贴士,让养生更安全
- 时间:每次灸15-30分钟,一周3-4次即可,别贪多。
- 禁忌:皮肤过敏、孕妇腰腹部、大血管部位别灸;过饱过饥、醉酒不灸。
- 后续:灸完喝杯温水补充水分,别马上吹空调、吃凉的,让身体把“热力”好好吸收。
艾灸就像一位“老朋友”,温和又有力量,能帮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养生“慢时光”。不用追求多专业,从简单的穴位、基础的方法开始,你会慢慢发现,那些困扰你的小毛病在不知不觉中就改善了。快把这份古法养生“轻”方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,一起解锁健康生活吧~

QQ帐号登录
新浪微博帐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