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的10个要点

发表于 2025-10-14 13:12 发布者:中世国际 评论:0 浏览:20
秋季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增大,人体适应力下降,尤其易引发心、肺、脑等相关疾病,如感冒、咳嗽、呼吸道感染及心血管问题。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老年人更需注意调养,防止疾病加重。因此
秋季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增大,人体适应力下降,尤其易引发心、肺、脑等相关疾病,如感冒、咳嗽、呼吸道感染及心血管问题。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老年人更需注意调养,防止疾病加重。因此,秋季养生应从多方面入手,增强体质,平稳过渡至寒冷季节。
 心理调节:走出孤独,融入集体
秋季草木凋零,人易产生忧郁低落情绪。建议避免长时间独处,多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,保持心情开朗。居室白天应保持明亮,避免遮挡光线,有助于调节生物钟与情绪。合理安排作息,夜间保证充足睡眠,白天可适当午休,缓解“秋乏”。
 秋季养肺,食疗为先
燥为秋季主气,最易伤肺。饮食上应多摄入润肺生津的白色食物,如莲藕、白萝卜、百合、银耳等。例如:
鲜藕富含钙、磷、铁和膳食纤维,可润燥补肺;
白萝卜能健脾顺气,适合炖汤;
莲子百合银耳羹滋阴润肤,安神养心,尤其适合熬夜人群。
 蒜的妙用:行气杀菌但需适度
大蒜具有行气消食、杀菌解毒的功效,适用于防治饮食积滞、腹泻等。但大蒜素对胃肠有刺激,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。可尝试将蒜切碎后泡水制成“蒜水”,减少刺激,保留功效。
 海鲜进食有讲究
秋季海鲜丰盛,但多属寒凉,应搭配姜、醋或黄酒同食,中和寒性。避免与啤酒、柿子、浓茶等同用,防止肠胃不适或尿酸升高。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或不食。
 书法静心,修身养性
练习书法有助于调节情绪,达到“形神共养”。书写过程中指、腕协调运动,可舒筋活络,放松身心。注意保持正确姿势,配合平稳呼吸,排除杂念,享受书写过程。
 水果熟食,温和养胃
秋季转凉,可尝试将水果煮食,如苹果汤:苹果切丁加水文火煮数分钟,适合幼儿或体弱者饮用,辅助缓解轻度腹泻。注意此方仅作辅助,严重腹泻需及时就医。
闻茶香辅助防感冒
喝茶前可趁热轻嗅茶香,尤其是绿茶蒸汽,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、咽喉不适,对预防感冒有一定辅助效果。
轻松运动缓解肩颈疲劳
投掷纸飞机等简单活动能有效舒展肩部肌肉,预防肩周炎,适合办公族间歇放松。
常按滋阴穴位防秋燥
除饮食调理外,可经常揉按某些滋阴穴位(如三阴交、涌泉等),帮助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皮肤干等症状。
 “圆规运动”锻炼关节
中老年人可尝试以下缓和的关节运动:
仙鹤点水:缓慢以下颌带动颈部画圆,锻炼颈椎;
空转呼啦圈:腰部顺时针、逆时针缓慢转圈,增强腰椎灵活性;
转腿运动:手扶支撑物,一腿抬起画圆,锻炼下肢关节和肌力。
 早睡早起,顺应“秋收”
秋季应早睡以敛阳,早起以舒气,避免熬夜。保持规律作息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平稳过渡至冬季。
希望这些方法助您安然度秋,为寒冬打下健康基础。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