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是人体最“娇嫩”的器官,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,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。作为五脏六腑的“华盖”,肺像伞一样给,为它们遮风挡雨,秋季应好好养护它,才能保你一秋无恙。
肺者,气之本
肺主管呼吸,从大自然吸入清气,呼出体内浊气,吐故纳新,实现体内外气体的新陈代谢。
肺与外界相通,所以,肺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变化影响,自然界里的寒湿燥热等邪气,多直接从口鼻而入,影响到肺,所以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,空气浊气重的地方,以避免病邪攻入肺。
秋天养肺,多去空气清新的大自然,给身体优质的清气,顺时养足肺气!
肺开窍于鼻
鼻是肺的门户、气体出入的通道,与肺直接相连又称为“肺之窍”。
鼻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,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,肺气足,呼吸通利,嗅觉才能正常。
很多人鼻炎,鼻子也只是受灾区,背后多是肺和脾的问题,功夫要放在健脾强肺之上。因为脾土生肺金,肺不足背后多是脾不足。
饮食平衡防秋燥
传统养生文化认为:以形补形,以物补物。就是吃什么补什么。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,但肺的功能太强,就很容易伤肝。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,如果再过补,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。
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阿胶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,以益胃生津,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,少吃动物内脏。
秋季宜养肺护肝
初秋时节应重点养护哪些部位?预防哪些疾病?可选用何种方法来调理、养护身体呢?
中医专家认为,立秋过后,肺与秋季相应,而秋季干燥,气燥伤肺,容易产生疾病,因此需要润燥、养阴、润肺。而此时,肝脏、心脏及脾胃还处中医减肥于衰弱阶段,因此,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,因此要加强调养,使肺气不要过偏,影响机体健康。
专家指出,要适当多润肺,多补充水分,少食辛辣、烧烤、油腻、伤胃的食物,相反,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。起居还宜早起早卧,多呼吸新鲜空气,多做深呼吸,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。注意不做剧烈运动,不过度劳作,可适度慢跑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体质。
另外,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,而肝主情志,疏泄气血,肝气受制的秋天,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,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 生,比如:内分泌紊乱等问题,像月经失调、心慌心悸、失眠问题等。当出现此类现象时,可通过艾灸+泡澡内调外养来调节,具有滋阴养阴、调节内分泌失调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