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,吃生冷只是会导致当下拉肚子而已,其实不然。你夏季吃生冷,害了暑热的病,秋天就可能会有痎疟。
因为人类人的消化系统也宜暖而不宜寒。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,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,适量吃挺好的还能利尿。
但是雪糕、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,特别是中老年人。
2、二不吃燥热,慢病少复发
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热食物,会导致病情加重。
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?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:比如羊肉、榴莲、胡椒、姜片等,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:煎、炸、烤。

如果想出汗,应该通过运动出汗,而不应该通过辛辣食物出汗。
3、三不吃肥腻,远离淤堵
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,属于甜味、油腻性食物。
从临床研究来看,甘味食物即淀粉类、糖类食物,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;肥肉、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,能促发乳腺癌、结肠癌、直肠癌和胰腺癌。
二、热养人
我们即便什么都不吃、不做,有了上面这三点不是今年夏天会舒服多少,而是今年冬天你会舒服很多!
有人说可能那夏天就没能吃的呢?当然不是啊,你看益气健脾的食品就非常适合我们,如小米、山药、苦菜、西洋参泡水等等。
要养生、还有几个方面:
1、喝热茶:解暑
喝一杯热茶其实是解暑的法宝。
这是因为,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,促进汗腺的分泌,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,同时带走体内的热量,使降温效果更好。
另外,热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,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,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。而且,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,把水运送到周身。
2、运动:生阳排汗防中暑
夏天要“以汗制汗”,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。
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,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,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。
但是,夏天不宜剧烈运动,适宜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,如游泳,既能祛暑降温,又能有效锻炼肺功能。
此外,还可选择散步、慢跑、八段锦等,但切忌过度锻炼、带病健身,以免加剧正气损耗,反而不利于养生。

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,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,使气血运行通畅,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,增强新陈代谢。
夏天用热水泡脚,正有助于祛除暑湿,让人精神振奋,增进食欲,促进睡眠。
热水泡脚水温以42℃~45℃,温暖舒适为宜。
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脚15~20分钟,水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;水中加点盐,还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。
泡脚以后最好做些简单的按摩,比如在脚心(涌泉穴)、脚趾、脚跟处细心找找有没有痛点,每个痛点处按揉三分钟,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4、洗热水澡:扩张血管、促进血液循环
洗热水澡能扩张皮肤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对神经痛、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。夏天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状态下,最好洗个热水澡。
热水温度大约为38~40摄氏度,用手试一下,感觉略有点烫为宜。
夏天养生,用“凉”、“辣”对抗“热”不可取,此时人如果躲着热那么迟早要坐病,就算当下不出问题,今年冬天也会这疼那疼的。赶紧热养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