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时节怎样养生?

发表于 2019-03-08 09:49 发布者:兔兔网 评论:0 浏览:595
初春时节,除了怡情养性、宁神平怒外,杭州市红会医院中药房主任杜静建议市民留意以下几点
初春时节,除了怡情养性、宁神平怒外,杭州市红会医院中药房主任杜静建议市民留意以下几点:
  舒筋活络,调气活血
  在阅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,人体阳气在春日开端之时并未彻底复苏,此时并不适合剧烈运动。一起,人体肌表防御功用还较弱,易受风寒侵袭,简单感冒、头痛。中医认为,春天为肝主之时,肝脏与经筋相对应,肝筋若得到扩展,可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转。
  ◎摄生引荐:泡足、散步
  1.泡足能有效舒筋活络。通过沐足,由下而上带动阳气转动,如以当归、艾叶各30克水煎泡脚,就有温经活血之效。
  2.散步能够舒展全身气机。如平地健步走30分钟以上,每日坚持,即可调节全身气机的舒布,增强体质。
  饮食有节,慎酸忌冷
  中医素有“酸入肝”的理论,认为山楂、乌梅等酸味食物或药物能够滋阴养血,达到柔肝、调肝的意图,但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阻碍人体气机的疏泄。故饮食中少食酸性药食,以免阻碍气血运转。一起,冷饮、寒凉生果等冰冷药食简单伤及人体阳气之本,简单腹痛、腹泻,女人则简单引发宫寒,表现为痛经、停经等症状。
  ◎摄生引荐:银耳梨盅
  质料:鸭梨、银耳、冰糖、蜂蜜
  做法:将梨洗净去皮、核,切块,放入小碗内,加入蜂蜜、冰糖和发透撕碎的银耳,上笼蒸熟取出即可进食。
  成效:多用来医治阴虚肺燥、久咳咽干、手足心热、缓慢气管炎等症。
  留意:梨属性凉多汁生果,脾虚便溏、缓慢肠炎、胃寒病、寒痰咳嗽或外感风寒咳嗽以及糖尿病患者忌食。妇女经期、产后亦忌食生梨。
  量体裁衣
  祛湿健脾
  春季南方有种特别的天象俗称“回南天”,一般出现在春季,主要是因为冷气走后,气温回升,空气湿度加大,人体易被湿邪侵袭,出现疲倦、身重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便溏等症状。食疗可通过增加祛湿药材煲汤、熬粥,增强人体正气,抵御湿邪侵扰。
  ◎摄生引荐:
  1.怀山芡实薏米汤
  质料:怀山药20克、芡实15克、炒薏米30克、黄芪15克、猪排骨150克。
  做法:先用水浸泡怀山,薏米用锅炒至微黄,排骨洗净斩件,芡实、北芪用清水洗净。将悉数材料放进汤煲内,煲一个半小时,调味即可。
  成效:健脾醒胃、祛湿抗疲劳,尤适合脾虚湿重、精神不振、大便烂溏者。便秘者不适合。
  2.小米薏米芪莲粥
  质料:小米30克、薏米30克、大枣10克、莲子10克、黄芪15克。
  做法:将悉数材料洗净,放进砂锅内,熬粥调味即可。
  成效:健脾、祛湿、益气。以上所列食材为中年人用量,老年人应适当减量。
  春捂有度,食疗解困
  “捂”而有度,下厚上薄。衣服穿戴要递减,并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,既挡风又透气,留意“下体宁过于暖,上体无妨略减”,因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,易受冰冷侵袭的。
  ◎摄生引荐:
  1.芪精大枣汤
  黄芪15克、黄精10克、大枣6枚,水煎服,每日服1剂。适用于气虚体弱、厌倦乏力等病症。
  2.薄荷牛奶
  加热牛奶时放入薄荷叶,一沸即可饮用。薄荷味辛性凉,清利头目,疏肝理气,可冷静紧张情绪、提神解郁,缓和胃痛及头痛,并促进新陈代谢。
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