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养生 以“和”为贵

德慧 2025-09-01 13:31

《内经》有云:“秋三月,此为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。”入秋后,自然界步入“阳消阴长”的过渡阶段。自立秋起,经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至霜降,秋分是关键转折。此时天气多变,昼热夜凉,燥气渐盛,人体易受外邪侵扰,旧病易复,故养生当以“和”为贵——调和身心,平衡阴阳,顺应天时。
▌调神安志,远离悲秋
秋气通于肺,在志为忧。目睹万物萧条,人易生悲凉之感。尤其肺气虚者及中老年人,更易受秋愁影响。
养生当收敛神气,保持内心宁静,做到“志安宁,缓秋刑”;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常怀豁达,以平和之心应对秋日肃杀,此乃“养收之道”。
▌“秋冻”有度,御寒强身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但“秋冻”应有节制。入秋后温差增大,寒露后冷空气频繁,应循序渐进锻炼耐寒能力,可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抗病力。
但深秋或气温骤降时,需及时添衣,尤其慢性病患者(如哮喘、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),防受凉引发旧疾。衣着随气候调整,做到“秋冻”有节,与天相和。
▌饮食润燥,粥养为佳
秋分后雨水渐少,燥气盛行,易伤肺津,导致口干、咽痛、干咳等。饮食宜选清热生津、养阴润肺之品,如:
芝麻、核桃、百合、糯米、花生、山药、银耳、梨、莲子、甘蔗等。
推荐以下粥方,适合不同体质与需求:
百合红枣糯米粥:滋阴养胃
百合莲子粥:润肺益肾
百合杏仁粥:祛痰止咳
鲜生地汁粥:凉血润燥
扁豆粥:健脾和中
生姜粥:御寒止呕
胡桃粥:润肌防燥
松仁粥:润肺益肠
菊花粥:明目养神
茶粥:化痰消食
山药粥:健脾固肠
甘菊枸杞粥:滋补肝肾
秋日养生,重在顺应天时,调和身心。饮食以润为要,起居以缓为宜,神志以静为安。愿你我皆能以平和之心,安然度秋。
还没有人评论,点击抢沙发~
立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