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,暑热渐退,秋意渐浓,天高云淡的同时,我们也迎来了一个“干燥”的对手——秋燥。你是否开始感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痒、甚至鼻子敏感易咳?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你:该润燥了!
中医讲究“秋气通于肺”,肺喜润恶燥,因此秋季养生,重在润燥护肺。吃对内调,比擦什么都管用!
读懂身体的“秋燥信号”
别忽略这些细微却不该忽视的提醒:
皮肤干:瘙痒、脱屑、易卡粉
呼吸干:口干舌燥、喉咙干痒、无痰干咳
肠道干:大便干结、难解
心神燥:心烦失眠、情绪低落
五大“润燥王牌”,吃出水润秋天
记住“白、水、酸、蜜、粥”五字诀,轻松应对干燥!
白色食物 · 养肺润燥主力
中医认为“白色入肺”,这些食材最当季:
梨是“天然矿泉水”,生吃清火,熟吃润肺,川贝冰糖炖梨尤其适合干咳。
银耳被誉为“平价燕窝”,富含胶质,煮一碗银耳莲子羹,滋阴润燥。
山药可健脾益肺,补气生津,蒸食或煮粥最佳。
莲藕能清热生津,凉血润燥,莲藕排骨汤是秋日经典。
高水食物 · 由内润泽
葡萄益气养血、生津止渴。
荸荠(马蹄)被称为“地下雪梨”,可生吃可入菜,清润解燥。
冬瓜利水清热,煮汤清淡鲜美。
酸味食物 · 收敛润阴
“酸甘化阴”,能助你锁住水分,收敛肺气:
石榴生津止渴,抗氧化。
柚子维生素C丰富,化痰清热。
乌梅搭配冰糖或蜂蜜煮成酸梅汤,生津解渴。
蜂蜜 · 润肠又润肺
晨起一杯温蜂蜜水,滋润呼吸道,滑肠通便,对付秋燥引起的便秘尤其管用。
粥与羹 · 养胃生津
一碗温粥是秋季早餐的最佳选择,易吸收、补津液:
百合粥、杏仁粥、南瓜粥、芝麻粥都是优选。
七日润燥食谱参考
(以下食谱可灵活调整)
周一:早餐山药薏米粥,午餐木耳炒百合,晚餐莲藕排骨汤,加餐秋月梨。
周二:早餐蜂蜜水+全麦面包,午餐白灼芥蓝,晚餐银耳雪梨羹,加餐石榴半颗。
周三:早餐南瓜粥,午餐杏仁鸡丁,晚餐清蒸山药,加餐葡萄一串。
周四:早餐燕麦牛奶,午餐番茄炒蛋,晚餐冬瓜烩虾仁,加餐柚子2瓣。
周五:早餐芝麻糊,午餐莲藕炒肉片,晚餐荸荠炒木耳,加餐自制乌梅汤。
秋日“少吃”清单
以下食物易加重燥象,尽量控制:
辛辣刺激:辣椒、花椒、生姜、大蒜(调味少量无妨,避免大量)
油炸烧烤:炸鸡、烧烤等热性食物,耗伤体内津液
过度温补:避免过早食用羊肉、鹿茸等,防燥热上火
养生小贴士
喝温水,少量多次:比一次喝大量水更补水。
早餐喝粥:清晨一碗温粥,最是养胃生津。
情绪防“燥”:秋易悲凉,多晒太阳、听舒缓音乐,保持心情舒畅。
睡眠充足:早睡早起,收敛神气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
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内调养润的黄金期。愿你能通过一碗羹、一盅汤、一杯茶,温柔地照顾好自己,身心滋润,安然度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