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饮食有节
主张饮食定时定量、寒温适宜,注重五味调和与清淡为本。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的膳食原则,以滋养五脏、平衡营养。
二、起居有常
强调作息应顺应四时变化:春季晚睡早起、舒缓散步;夏季晚睡早起、戒怒静心;秋季早卧早起、神志安宁;冬季早睡晚起、护阳防寒。
三、不妄作劳
提倡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或久坐不动,保持身体活动而“不倦”,以维护气血畅通。
四、精神内守
注重情绪稳定与内心清静,做到“志闲少欲,心安无惧”,避免情志过极,以维持脏腑调和。
五、外知所避
强调防范四时不正之气,注重“未病先防”,通过扶助正气、避除外邪,防止疾病发生与传变。
六、法于阴阳
主张顺应自然阴阳消长,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,以维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动态平衡。
七、和于术数
推荐根据体质选择适当的养生方法,如导引、按摩等传统技法,以调息养形、增强体质。
八、恬淡虚无
倡导淡泊宁静、远离贪念,保持真气内守、心神安宁,从而防病延年。
九、仁者寿也
重视道德修养,认为心胸开阔、正气充盈有助于身心健康与长寿。
十、惜唾养气
认为唾液为人体精气所化,不可随意远吐,以免损伤元气。
十一、情志致病
指出过度悲、忧、怒等情绪易导致气机紊乱、脏腑失调,强调平和心态为养生之本。
十二、汗后忌冷
大病初愈或大汗后阳气外泄,应避免冷浴,以防寒邪内侵、损伤阳气。
十三、足浴安神
提倡每日足浴以促进气血流通、改善睡眠,并可因时制宜调整足浴方法。
十四、睡眠为先
强调“先睡心,后睡眠”,重视高质量休息,以恢复精神、调养脏腑。
十五、梳头通络
晨起以木梳梳头,可刺激头部经络、促进循环,有助清醒头脑、延缓衰老。
十六、克五难而延年
指出名利、喜怒无常、声色沉迷、饮食不节、神虑耗散为养生五大难关,克服则可益寿延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