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巧预防

发表于 2014-03-12 20:26 发布者:兔兔网 评论:0 浏览:586
兔兔网温馨提示:今天咱们来说说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——缺铁性贫血。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小量多次失血,或偏食习惯如体内摄入的造血原料不足。
最近经常听到朋友们诉苦,自己常常感到胸闷、四肢无力、头晕、眼花、活动后气短等等。即使保证了充足的睡眠,还是觉得全身无力。而且坐下来时,就觉得胸闷气短。

其实,这就是贫血的征兆了。现在的一些女孩子因为害怕长胖不敢吃肉,再有植物性的食物当中有挑食的现象,那发生贫血的风险就会加大了。

    今天咱们来说说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——缺铁性贫血。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小量多次失血,或偏食习惯如体内摄入的造血原料不足,像铁、叶酸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C、蛋白质等。导致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,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,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。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影响之前,体内铁的贮存已耗尽,此时称为缺铁。

缺铁性贫血会带来的症状有哪些?

1、常见症状: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头晕、头痛、乏力、易倦、心悸、活动后气短、眼花、耳鸣等。贫血的发生是隐伏的,症状进展缓慢。
2、缺铁的特殊表现:有口角炎、舌乳头萎缩、舌炎,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(反甲),食欲减退、恶心及便秘。
3、儿童表现: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,表现为烦躁、易怒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成绩下降。
4、体征方面:皮肤干枯、缺乏弹性、毛发干枯、口唇角化、指甲扁平、失光泽、易脆裂等等。
缺铁性贫血巧预防
1、增加铁的供给量: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铁的摄入量:(男)15mg,(女) 20mg。在增加铁的供给量时要考虑食物不同,铁吸收率也不同的特点。
    食物中的铁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。血红素铁是一种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中卟啉结合的铁化合物,在肠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,不受消化液或其他食物因素的影响,吸收率较高,约为25%。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肉、鱼、禽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。其它动物性食物,如乳、蛋类不含有它。
    非血红素铁是由有机分子中的蛋白质、氨基酸等有机酸与铁络合而成的铁化合物。这种形式的铁必需先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才被吸收,而且它的吸收率受其他食物因素的影响甚多,随着对其影响程度的多少,吸收率一般为3%~8%,低于血红素铁的吸收率。

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谷、豆、蔬菜、瓜果等植物性食物中,动物性食物中也有一部分。因此,选食物时既要考虑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性食物中的血、肝、肉、鱼、禽类和植物性食物中的杏干、葡萄干、桂圆、枣、干豆、核桃及绿叶蔬菜等尚需考虑铁的吸收率。
2、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:蛋白质按每千克体重1~1.2g供给,如极轻劳动者为(男)75g,(女)65g;维生素C为100mg。
    蛋白质供给量按1kg体重1.5g供给,日进量为80~100g,其中至少有1/3的蛋白质来自于肉、鱼、禽类。蛋白质不仅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,而且在消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胱氨酸、半胱氨酸、赖氨酸、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以及所含的“肉、鱼、禽因子”在提高铁吸收率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    维生素C作为还原物质,在肠道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,若将维生素C与含非血红素食物一起食入,可使铁的吸收率提高2~3倍甚至更高。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,如蔬菜中的油菜、芹菜、生菜、豆芽菜、苦瓜、柿子椒、西红柿、心里美萝卜等和水果中的猕猴桃、酸梨、紫酥梨、苹果、草莓、杏、桃、李子、橘子、芦柑、柚子等。但维生素C易被氧化、破坏、故应注意食物保鲜和减少烹制过程中的流失。
兔兔网
营养建议保持不贫血!
1、遵照平衡膳食的原则,注意食品多样化。为了提高铁的吸收率,做到餐餐荤素搭配,在荤食中有肉、鱼、禽类食物,在素食中有新鲜蔬菜和水果。为了增加维生素C的进量,有的蔬菜如西红柿、心里美萝卜等不妨生食;餐后水果也是可取的简易方法。

2、减少抑制因素的干扰,在食谱中少用含草酸多的蕹菜、菠菜、茭白等;食用时可将菜放沸水中焯,然后捞出,再烹制,减少草酸进量。谷类多含植酸,经发酵可减少植酸含量,因此在主食中可用些馒头、包子等发面主食或偶尔用些酒酿制品。用餐时禁用浓茶,咖啡减少单宁酸对铁吸收的干扰。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