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立秋(8月7日)后,养生需顺应“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”的自然规律,结合气候干燥、温差增大的特点,综合调整饮食、起居与运动方式。以下是具体建议:
一、饮食调养:润燥为主,清补结合
润肺防燥
多食百合、银耳、梨、蜂蜜等滋阴润肺食物,减少葱、姜、蒜等辛辣刺激之品。
体质偏寒者可适量添加山药、红枣温补脾胃。
科学“贴秋膘”
避免盲目进补高脂肪肉类,建议搭配鱼肉、豆类、果蔬,保持营养均衡。
推荐清补食材:鸭肉、芝麻、莲藕等。
饮茶养生
可选择润肺通便的保健茶饮,如含决明子、蜂蜜的茶方,但需注意体质适配。
二、起居调整:早卧早起,防寒保暖
作息规律
早睡(建议22点前)以敛阳气,早起(6点左右)助肺气舒展。
午间小憩15-30分钟补充精力。
环境调节
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(40%-60%),避免空调直吹。
早晚温差大时重点护住颈部、腹部,适时增减衣物。
三、运动与情志:舒缓身心
适度运动
选择太极拳、慢跑等中低强度运动,避免大汗伤阴,建议清晨或傍晚进行。
情绪管理
通过冥想、音乐缓解“悲秋”情绪,保持乐观心态。
四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儿童:重点防秋燥腹泻,饮食增加梨、银耳汤,注意腹部保暖。
慢性病患者:高血脂、肥胖人群需谨慎进补,避免加重代谢负担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秋季茶饮搭配,可参考立秋养生茶饮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