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脾祛湿,为进补开路
处暑后暑湿之邪尚未完全退去,又添秋燥之气,脾胃很容易受到影响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溏等问题。若此时盲目进补,脾胃无法消化吸收,反而会加重负担。因此,处暑时节养生,首先要做好健脾祛湿工作,为后续的“贴秋膘”打下良好基础 。
1、四神汤:茯苓、山药、莲子、芡实各15克,将这四种食材洗净,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 - 60分钟,至食材软烂即可。这道汤被称为“健脾第一方”,茯苓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;山药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;莲子养心安神、益肾涩精;芡实益肾固精、补脾止泻 。四者搭配,既能健脾祛湿,又能养心安神,非常适合处暑时节饮用 。每周可饮用2 - 3次。
2、薏米红豆粥:薏米和红豆各30克,将薏米炒熟,与红豆一起洗净,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煮至薏米和红豆软烂。薏米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的功效,炒制后可降低其寒性,更适合脾胃虚寒者;红豆则能利水消肿、清热解毒 。两者熬制成粥,祛湿效果显著,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。可作为早餐或晚餐食用。

秋燥是处暑后的一大特点,而肺又主皮毛,开窍于鼻,与外界相通,最容易受到燥邪的侵袭。因此,处暑时节要特别注重滋阴润燥,养护肺脏 。
1、雪梨银耳羹:雪梨1个,银耳10克,冰糖适量。将银耳泡发,撕成小朵,雪梨去皮去核,切成小块,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煮至银耳软糯、雪梨熟烂,再加入冰糖调味即可。雪梨具有润肺生津、止咳化痰的作用;银耳则能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 。这道羹汤口感清甜,既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、口渴、咳嗽等症状,又能美容养颜 。可每天食用1 - 2次。
2、百合粥:百合30克,大米100克。将百合洗净,大米淘洗干净,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煮至粥熟。百合有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功效,对肺燥咳嗽、失眠多梦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。百合粥清淡爽口,营养丰富,适合早晚食用 。

处暑后,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的食欲也会有所增加,不少人开始准备“贴秋膘”。但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还未完全恢复,不宜大量摄入高蛋白、高脂肪的食物 。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选择一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进行温补 。
1、冬瓜鸭肉汤:鸭肉100克,冬瓜200克,姜片、葱段、料酒、盐适量。将鸭肉洗净切块,焯水备用;冬瓜去皮去瓤,切成小块。锅中倒油,放入姜片、葱段爆香,加入鸭肉翻炒片刻,倒入料酒去腥,再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,放入冬瓜继续煮至冬瓜软烂,加盐调味即可 。鸭肉性凉,具有滋阴养胃、利水消肿的作用,非常适合处暑时节食用;冬瓜则能清热解暑、利尿消肿 。这道汤既能补充营养,又不会过于油腻 。
2、山药红枣蒸排骨:排骨200克,山药1根,红枣5颗,姜、蒜、生抽、料酒、蚝油、淀粉、盐、食用油适量。将排骨洗净切块,用清水浸泡30分钟,泡出血水后捞出沥干水分;山药去皮切块,红枣去核。将排骨放入碗中,加入姜蒜末、生抽、料酒、蚝油、淀粉、盐、食用油,抓匀腌制30分钟。把腌制好的排骨放在盘子底部,上面铺上山药和红枣,放入蒸锅中,大火蒸30 - 40分钟,至排骨熟透 。山药和红枣都有健脾益胃的功效,与排骨搭配,既能补充蛋白质,又能调养脾胃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