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新康复 2025-08-25 16:55
首选温白开水、淡茶水(如菊花茶、金银花茶,余热未消时可继续喝,搭配枸杞更温和)、汤羹(如冬瓜丸子汤、丝瓜蛋汤,补水又补营养);避免一次喝大量水(可能增加肾脏负担),以 “每次 100-200ml,每天喝够 1500-2000ml” 为宜。
日常作息:
“早睡早起” 养肺气,防温差受凉
处暑后日照变短、阳气渐收,作息需顺应 “秋季收敛” 的规律,同时应对 “秋乏” 和温差。
早睡早起,跟着 “日出日落” 调整。建议 22:30-23:00 入睡(比夏季略早),6:30-7:00 起床(此时日出渐晚,避免过早起床受凉)。
原理:《黄帝内经》提 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早睡可顺应阴气收敛,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展,减少 “秋乏”(秋季人体阳气从 “升发” 转 “收敛”,易出现疲劳,规律作息可缓解)。
午休 “15-30 分钟”,补 “秋乏” 不贪睡。处暑后白天仍可能有 “秋老虎”(短时高温),中午易困倦,可适当午休。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内(避免进入深睡眠,醒后更累)。
温差大,“穿衣三分寒”,避免 “捂汗”。处暑后 “早晚凉、中午热”,作息中需注意衣物调整。早晨起床、晚上入睡时穿薄长袖(如棉麻衬衫),避免裸露肩颈、腹部(这些部位易受凉,引发感冒或肠胃不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