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【雅迪&逸SPA】处暑艾灸之好处

发表于 2020-08-21 22:09 发布者:广州雅迪 评论:0 浏览:1022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2020年处暑时间是公历8月22日23:44:48,农历七月初四。处暑时,斗指戊。太阳到达黄经150°。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2020年处暑时间是公历8月22日23:44:48,农历七月初四。处暑时,斗指戊。太阳到达黄经150°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。处暑既不同于小暑、大暑、也不同于小寒、大寒节气,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。此时,中午热,早晚凉,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。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。昼夜温差加大,雨后艳阳当空,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,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、肠胃炎、感冒等疾病。

处暑艾灸重点

一.防秋燥
处暑后,天气逐渐变得干燥,易产生咳嗽少痰、咽干不适、鼻燥口干、手脚心热等。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,也易复发或加重,如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等。因此,此节气十分适合艾灸,宜灸大椎、肾俞、肺俞、风门、太溪穴、神阙、关元、涌泉、合谷等穴清肺、滋阴润燥。

1、大椎取穴: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
有腰背筋膜,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1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。

2、风门取穴: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3、神阙取穴:脐中部,即肚脐眼处

4、关元取穴:位于脐下三寸处。

5、涌泉取穴:位于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,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,乃是肾经的首穴。

6、合谷取穴:拇、食两指张开,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,当虎口与第一、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;

拇、食指合拢,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。

二.强正气

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序,处暑养生注重调补脾肾,顺应阴阳之气的变化不但可以保持秋季健康,还可以起到消除夏季的火热为冬季储备能量的作用。

此节气艾灸能够有效提升人体正气,起到养肺护肝的作用,对体力、元气不足及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有明显的调理效果。处暑艾灸肺俞、脾俞、肾俞、中脘、太溪、照海等穴可以温补阳气。

1、肺俞取穴:在背部,当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

2、脾俞取穴:俯卧位,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脊中(督脉)旁开1.5寸处取穴。

3、俞取穴:

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4、取穴:在足踝区,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
5、照海取穴: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。

三.排余毒

处暑的到来,代表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但此时外界的暑湿之气还没有完全退去,所以祛湿邪扫余毒依然很重要。处暑艾灸中脘,足三里,丰隆,承山穴可以祛除体内湿气。

1、中脘取穴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上4寸。

2、足三里取穴:足阳明胃经合穴,乃保健要穴,坐落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。

3、丰隆取穴:足阳明胃经络穴,坐落小腿前外侧、外踝尖上8寸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。

处暑起居

调起居解秋乏,增加睡眠一小时。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因此,从养生的角度来看,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。增加睡眠一小时,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,可以让人保持精神,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、养精蓄锐。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